近日,瑞典服装品牌H&M在其集团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尽职调查的声明”,诬陷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强迫劳动”,宣布停止使用新疆棉花。
消息一出,中国网友集体怒了,纷纷前往H&M中国官微留言声讨,品牌代言人黄轩也宣布停止与其合作,京东、淘宝等购物平台搜索相关商品已无显示。整齐行动彰显强烈民意:一边泼污构陷抵制新疆产品,一边还想大赚中国人的钱?妄想!
近段时间,某些西方国家从媒体到政客再到所谓学者,热衷拼凑“事实”、捏造“证据”,抹黑新疆存在“侵犯人权行为”。对这些弥天大谎,我国外交部早就一一戳破,并揭露其险恶用心:打着人权的幌子以各种借口干涉中国内政,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近日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有80多个国家以共同或单独发言形式声援和支持中国在新疆问题上的正当立场。这足以说明,公道自在人间,少数西方势力的恶意操弄蒙蔽不了世人的眼睛。
此时此刻,一家服装品牌却跳将出来,不分青红皂白大凹“正义”造型,实属戏精。至于H&M专门提及的“暂停在新疆发放棉花许可证”的“BCI”(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该机构有没有真到新疆走一走、看一看?毫无实据,信口雌黄,诋毁新疆棉花,诋毁中国治理,意欲何为?说到底,一些人哪里在乎棉花的黑白,只是以为用下作招数卡住新疆的支柱产业,就能影响到当地社会稳定,牵制与新疆棉花相关的大量供应链罢了。然而,近年国际棉花供需平衡表显示,棉花市场整体缺口达150万吨,一直供不应求。再退一万步说,棉花本身是耐储农产品,中国市场又拥有巨大回旋空间,新疆棉花岂会怕谁抵制?
抵制表演杀伤力甚微,自损倒是极强。以H&M为例,中国虽然只是其全球第五大市场,却是最早摆脱疫情影响的市场。席卷全球的疫情,给快时尚行业带来史无前例的危机,截至去年3月,H&M已在欧美市场关店近3000家。此时又在中国作妖,不妨看看前车之鉴。2018年,意大利品牌D&G在广告片中歧视与丑化中国文化,遭到广泛抵制。前段时间其为重回中国市场,大把投放广告,等到的全是“滚出去”的呼声。现如今,各大网购平台仍难寻D&G踪迹,不少线下门店也关门大吉。
事实说明:跨国贸易必须以尊重为前提。如果是对中国“不够了解”,我们可以给足认识时间,但若骨子里根本就是歧视,也不打算遵规守矩,那还是不要幻想在中国淘金。
@北京晚报 3月24日消息,当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已下架H&M相关产品。淘宝APP最新搜索结果显示,所有“H&M”和“HM”搜索均无结果,疑似遭天猫屏蔽。而半小时前,相关商品为正常显示状态。
此前,H&M集团因发布声明抵制新疆产品被共青团中央点名,称其“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痴心妄想!”随后迅速登上热搜,遭到众多网友讨伐。
此外,与H&M有合作的艺人黄轩、宋茜等也纷纷表示与H&M解除合作。
截至记者发稿,H&M方面尚未对被下架一事对记者予以回应。
近日H&M集团发布声明,称H&M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织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深表关注,其中包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声明中,H&M集团表示,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
公开资料显示,H&M于1947年在瑞典成立,主要销售服装和化妆品,2007年正式进入中国市H&M官网信息显示,其2020年净销售额为1870亿瑞典克朗(约1430亿人民币),在74个市场中共开设约5000点店铺。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经营风险显示,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有数十条行政处罚信息,处罚事由多为生产、销售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